糜子哪里有栽培?病虫害如何防治?效益如何?

糜(méi)子,估计很多朋友听到这个名字时心里想的就是“这是什么东西?干啥的?”,感觉很陌生,没听过这个名字。在我们这里糜(méi)子又被称为糜(mi读一声)子。我估计这都是多音字惹得祸吧。糜子哪里有栽培?病虫害如何防治?效益如何?

什么是糜(méi)子

糜(méi)子,以秆上有毛,偏穗,种子粘者为”黍”;秆上无毛,散穗,种子不粘者为”稷”。也就是分为硬糜子和软糜子,软糜子就是我们熟知的大黄米,在我们这里,每年快要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蒸上一锅黄米面的年糕、豆包。用的就是用软糜子磨成的黄米面,口感糯、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筋道。糜子哪里有栽培?病虫害如何防治?效益如何?其实糜子多指硬糜子。

糜子哪里有种植栽培

糜子可生长于贫瘠的土壤中,有耐旱,喜光照,生育期短的特点。

硬糜子多种植于陕西、山西等西北土壤略干旱的地区。

软糜子在我国东北地区多有种植。我们这里过年吃得粘豆包、年糕多用软糜子打粉做面而成。糜子哪里有栽培?病虫害如何防治?效益如何?

糜子的病虫害及防治

糜子常见的病虫害有糜子黑穗病、糜子霉点病、糜子红叶病、粟茎跳甲、钻心虫、粘虫等。

糜子作为一种走进人们的餐桌的食品,我认为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要做到以防为主,以生态无害无药防治为主,以药物治理为辅的理念,才是对大众食品安全的负责。糜子哪里有栽培?病虫害如何防治?效益如何?

糜子病虫害的预防:

种子在种植前要进行除菌处理,选择优质的糜子种子(无破损、饱满、储存状态良好、发芽率高、品种抗性高)进行晾晒,在太阳下连续晾晒1—2天,利用阳光紫外线杀死种子表面细菌,降低糜子后期病菌感染风险。

种植地块尽量避免重茬种植,避免地块内残留病虫对糜子造成风险。

种植地块种植前要深翻晾晒,利用阳光紫外线杀菌熟土,还可以杀死越冬害虫。

翻整种植地时,在土壤中撒生石灰或者草木灰对土壤除菌除虫。

及时清理糜子田间杂草,避免杂草吸引害虫和感染病菌。

糜子病虫害生态无害治理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具体可以用赤眼峰寄生害虫虫卵,杀死卵生害虫。还可以利用鸟类在糜子成熟前消灭害虫,要注意糜子成熟时要及时哄鸟,以免鸟类对糜子收获造成损失。

利用頻振灯诱杀田间飞虫、成虫。降低田间虫害基数。糜子哪里有栽培?病虫害如何防治?效益如何?

糜子病虫害的药物治理

① 糜子霉点病

症状:糜子霉点病主要危害叶片,一般发生在生长衰弱的植株上。发病叶片出现许多暗褐色霉点,大小为1~2mm ,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没有明显的边缘。

药物治理:在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间隔7~15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施药时要均匀、全面。

②糜子黑穗病

症状:病株抽穗迟,健株大部分进入乳熟期以后,病穗才抽出心叶。病株矮小,一直保持绿色,整个穗子变成一团黑粉。孢子堆从苞叶中抽出后外露,所有分蘖上的小穗均已染病。染病株可以形成多个病瘿,病瘿外包一层由菌丝组织形成的乳白色薄膜。薄膜破裂后散出黑褐色冬孢子或称厚垣孢子,最后残留丝状物。

药物防治:40%福美拌种灵、2%立克秀和50%甲基硫菌灵这三种药剂在糜子种植前和种子充分混合搅拌后,会对糜子黑穗病有显著效果。

③糜子黍瘟病

症状:糜子黍瘟病主要危害茎和叶鞘,被害处初生青褐色近圆形病班,后期病斑扩展为长圆形或梭形,边缘深褐色,中央青灰色,潮湿时多产生灰色霉状物。

药物治理:在病势未扩展前,及时喷药治理,可有效控制为害,有效药剂是春雷稀素,用0.4%粉剂,每0.0667公顷2~2.5kg,液剂用80单位,每0.0667公顷大约275kg,其次是40%克艦散乳油500~800倍液,每0.067公顷60~75kg。

糜子的效益

糜子作为适应性很强的传统农作物,一直以来都是以比较粗犷的管理来种植的,在贫瘠地块亩产在200斤左右,如果能在比较精细的种植技术管理下,估计能达到亩产500—600斤左右。而今年糜子的市场价格在1.5—1.8元/斤之间。糜子哪里有栽培?病虫害如何防治?效益如何?

所以,整体而言,糜子的效益并不高。

总结

作为糜子种植户而言,种植糜子势必要和收益联系在一起,目前来看,效益并不高。但是糜子作为药食同源的食品,非常符合现代人们对于以食疗养生的观念,我认为产品宣传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这么优秀的产品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个人浅见,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讨论指导,我是最帅二亮子。关注我,带您了解有趣知识。记得点赞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6-30 14:27
下一篇 2022-07-01 10:06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