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对学生的好处 有哪些作用

将自有数据的延续性与外部第三方数据的客观性充分结合,将内部评价和外部第三方评价融合起来,形成完善的评价构架,应用在专业认证和专业建设上,是贵州医科大学努力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

专业认证是保障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贵州医科大学前身为创建于1938年的国立贵阳医学院,是当时隶属于教育部的九所国立医学院校之一。1950年改名为贵阳医学院,2015年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学校秉承“诚於己、忠于群、敬往思来”的校训,奉行“大医精诚”的精神,坚持“文化建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努力建设“具有明显特色、西部一流、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在2016年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7年的护理学专业认证及2018年的药学专业认证中,学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围绕“专业认证的数据举证”“如何提高教师对于认证工作的配合度与积极性”“学校自有数据与第三方数据在专业认证和专业建设中的互相弥补”等问题,麦可思研究与该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办公室主任冯广卫进行了深入交流,听他分享相关工作经验。

麦:高校积极开展专业认证,将对全校专业建设的内涵式发展起到怎样的促进作用?

冯广卫:第一,可帮助学校知己知彼。专业认证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自评,通过撰写自评报告,以及邀请省内专家、校内专家评估等方式进行自评,判断专业人才培养是否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这个过程其实是帮助专业对自己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使优势继续保持,短板得到补足,做到“知己”。除此之外,专业认证还帮助高校“知彼”,了解自己与国内外同行相比,在培养质量方面有哪些优势与差距,并通过自评与专家进校来明确如何改进。

第二,帮助学校对症下药。我校将认证视为一次专家为学校把脉诊断“病因”、进而对症下药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绝好机会。学校根据认证专家的反馈意见,对症整改,使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估等得到长足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麦:人才培养质量的系统性监测是做好专业认证、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贵州医科大学的内部质保体系的构成是怎样的,有何特色?

冯广卫:“质量就是生命”已成为我校在长期的本科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根本共识。学校坚持不断强化教学主体的质量意识与质量管理,把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控制点,建立健全教学组织运行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完善教学质量保障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促进质量监控、评价、反馈、改进的良性运行,形成了涵盖教学全过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效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与不断提高。

我校结合自身特点和工作实际,从教学管理、师资、生源、招生规模、教学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了自身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影响,深入挖掘影响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开展了本科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评价体系革新。

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日常教学监控、能力素质评估、专项评估、信息反馈、总结与改进五个部分,使监控体系形成“检查—反馈—改进—建设—检查”的循环运行机制。采用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督导评教和三级领导(校级、院级、科级)评教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模式,从不同层次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也拓宽了教学各环节内部监控的视角,从而更有利于发现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教学基本状态、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考试试卷、本科教材建设、基本技能、教学基地建设等一系列质量评价标准和制度,基本涵盖了教学的各主要环节,形成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质量监控。同时,多途径的教学质量信息收集方式保证了信息的即时性和真实性。对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的循环反馈和教学问题的持续改进,使教育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评价体系形成真正的“闭环”。

在制定教育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评价体系相关规章制度、评价指标时,我校特别注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其本身管用、好用,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真正发挥作用。我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评价体系建立后,在学校承担本科教学18个学院和6个附属医院的日常教学、教学中期检查,2016年的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7年的护理学专业认证,2018年的药学专业认证中进行了实践检验,并根据具体检验结果不断进行补充完善,使该体系日臻成熟。

麦:做好专业认证的数据举证,高校需注意哪些问题?贵州医科大学在数据举证体系构建方面是如何做的?

冯广卫:客观真实的数据信息是认证实施工作的基础,高校在数据收集和整理方面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数据要“全”。支撑专业认证需要的数据涉及教师、在校本科生、毕业生、用人单位、实习基地等,覆盖了院、专业等校内外多方面的基本信息,高校要侧重于对专业建设过程中状态数据的采集和过程性原始资料的搜集。

二是数据要“稳”。今后专业认证将成为教育常态工作,支撑数据的采集将具有长期性、周期性、连续性的特点,为此,要保证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和稳定性。

三是数据要“深”。认证数据涉及多个维度的指标,但是这些标准还需要细化和内涵解析。为此,必须要开展数据分析统计与深度挖掘工作,为及时评估和反馈提供技术支持,重点关注关键指标数据,以便及时发现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改进建议。

我校也是冲着这几个方面来构建和加强自身教育教学数据举证体系的。我校的数据举证体系包含“校—院—教研室”三级,同时在教学质量同质化过程中将教学/实习基地纳入数据收集范围,从而保证了对专业建设过程中状态数据的采集和过程性原始资料搜集的“全”;通过教学检查制度的严格执行来保证数据采集的“稳”;同时对数据平台中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挖掘,为学校掌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把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学校的顶层设计提供参考意见,以达到数据使用的“深”。

麦:为顺利完成专业认证,贵州医科大学在提高相关教师的工作配合度与积极性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举措?

冯广卫:专业认证需要学院、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和职能部门通力合作,教师作为专业课程的设计者和教学的实践者,理应发挥主人翁精神,成为认证最强有力的支撑。但目前教师的工作配合度与积极性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教师对专业认证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尽管认证机构在专业认证要求中列出了与教师有关的课程设置等议题,却没有明确指出教师在专业认证的准备中应扮演的角色。

针对专注于教学工作和科研事业的教师群体,我校通过下列措施提高其参与专业认证的配合度和积极性,促使其有主人翁意识:

(1)让教师参与自评报告的撰写。

教师是直接与学生接触的群体,他们能提供对课程、学生评价、政策、学术指导和学生服务等多方面的分析和评估。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学生发展、教学管理等内容都是自评报告的核心点,且与教师的本职工作密不可分,专业里教授不同课程的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分析。鉴于此,我校通过多种方式,扩大教师的参与度,加大教师参与决策的力度,使教师认识到专业认证是否成功与自己息息相关,因而会更积极参与,对学校的认同感、信任感也会倍增。

(2)组织教师进行自评报告和第三方评价报告解读的培训。

通过自评报告、第三方评价报告解读的培训,增强教师对专业认证的认识,扭转教师的认识偏差,了解国家和认证机构影响专业认证的政策,看到学校运作的整体格局,知道学校的某些决策变化会引起的涉及自己所在专业的连锁反应,他们就更能理解和配合专业认证工作。

(3)扩大专业认证的知晓面,宣传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我校通过召开专业认证动员大会、全校干部大会,建设校园网专业认证网站,举办系列认证指标解读培训会,印发专业认证手册,张贴多种宣传标识等形式,宣传专业认证对学校发展、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让全校教职医护员工生全员知晓、人人参与、人人重视专业认证工作。

麦:贵州医科大学出于哪些因素考虑,与第三方合作专业认证的数据举证工作?如何看待学校自有数据与第三方数据在专业认证和专业建设中的互相弥补?

冯广卫:外部第三方数据举证有其特殊优势,一是比较客观,可以排除院、校在数据收集分析时的人为主观因素,且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如果接收到的调查问卷是由外部第三方机构发送的,在回答问卷时可能会更客观。二是外部第三方机构除了可为院校提供数据之外,其数据库可能有同类型其他院校的相关数据,学校除了用自己的数据作为“尺子”量自己之外,还可以有一些与其他同类型院校进行横向对比的数据。三是外部第三方在统计分析(包括调查问卷设计与分析)方面更专业。

外部第三方的数据可以帮助学校从纵向分析人才培养质量变化情况,从横向与全国高校的数据对比,对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诊断。由外部第三方实施的教学评价数据分析,为学校顶层设计、目标、规划、资源调配、师资优化、教学改进、过程管理实施针对性改革和调整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完善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自有数据更新及时,延续性比较好,学校自评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且能够及时调整评价内容,比较容易协同校内其他部门一起来完成相关工作。将自有数据的延续性与外部第三方数据的客观性充分结合,将内部评价和外部第三方评价融合起来,形成完善的评价构架,应用在专业认证和专业建设上,是我校努力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

麦:对于专业认证后的持续改进问题,贵州医科大学有哪些经验之举?

冯广卫:持续改进应具有系统性,持续改进并不只是对现有制度、措施、人才培养方案、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的补足,而是要建立长效机制,使专业能够获得大量的质量信息,进而修订人才培养质量目标,作出科学的决策。

因此,我校重点完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针对学院、专业、课程分别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对关键数据进行提取、合并、深入分析和深度挖掘,对学院年度本科教学管理工作、专业发展潜力、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估,构建了学校、学院、专业、课程全方位、层层递进的多维教学质量内部评估体系。为学校、学院、专业提供更完整、系统、客观、准确的质量信息,形成分析报告,帮助学校、学院、专业动态诊断人才培养问题,找准本科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促进持续改进;同时对是否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改进进行跟踪检查,形成“评估→反馈→改进”的“循环闭合”长效机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5-02 10:23
下一篇 2022-05-02 10:27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